2023年10月16日,由我校科学技术发展院主办、我院承办、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办的“菠菜老平台集合网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前沿探索论坛第123期”于清洁能源大楼N102召开,论坛主题为“电化学界面储能研究”。来自电化学储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等七十余人参加了论坛。
会议由菠菜老平台集合网微纳尺度界面与输运学术前沿青年团队负责人冯光教授主持。会议邀请到中山大学阎兴斌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邢丽丹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雪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索鎏敏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栋助理教授、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超禹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张燕燕副研究员七位专家学者。论坛上探讨、发展并利用微纳尺度界面表征方法,研究电化学储能(锂离子/钠离子/锌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中的固液界面结构/输运与反应相关的一些关键难题。此外,各位专家学者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进展,讨论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推动电化学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专家学者们的报告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精彩纷呈,为与会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会议现场
专家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阎兴斌教授作了题为“超级电容器电解液的离子调控”的报告,报告指出利用电解液离子调控策略,通过调控离子液体阴阳离子进入多孔碳孔道内部的能力,实现从分子层面揭示其阴阳离子对多孔碳材料双电层电容特性的影响机制和储能机理,通过调控高浓度盐水系电解液中阴阳离子的传输行为,实现水系高电压电容器器件的倍率特性提升和低温特性的改善,以及通过这一策略实现双向偏压选择的超级电容器二极管和赝电容二极管的构筑。华南师范大学邢丽丹教授作了题为“电极/电解液界面性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报告介绍了其团队深入探究了电解液中的微观结构和组分对锂/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发现其各组分的电化学性质是相互影响的。提出通过调控电解液中的离子溶剂化层的方法,成功构筑了高稳定性的电极界面膜,大幅提高了锂/钠离子电池的高低温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雪锋研究员作了题为“锂电池界面SEI膜的解析与演变”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将结合冷冻电镜技术、滴定色谱、原位加热XPS等先进表征手段解析锂电池负极材料的SEI膜结构、组成、分布和含量,揭示SEI膜的演变过程和它与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剖析负极材料的容量损失机制,从而建立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界面调控三者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固体电解液SEI膜的认识,强调了SEI膜与活性物质的相伴相生和相互作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索鎏敏研究员作了题为“下一代锂电池电解液”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下一代锂电池新型功能电解液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以及围绕其构建的下一代锂电池的包括:提出宽电位水系电解液,搭配全嵌入式电极构建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高电压水系锂离子储能电池;开发低密度超轻电解液,实现电解液重量占比降低,搭配嵌入-转化富硫复合电极研发500 Wh/kg硫基动力电池;设计界面富阴离子型电解液,实现溶剂抗氧化和电极界面钝化膜稳定形成,结合高电压氧化物正极提出400 Wh/kg无负极金属锂动力电池的综合解决方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栋助理教授作了题为“新型二次电池中高安全电解质设计及界面调控研究”的报告,报告介绍了近期在高安全性二次电池电解液与固态电解液,以及电极-电解液界面构建方面的研究进展。报告指出,通过新型聚合物骨架单体的电解液可控制备和多功能的“分子筛状”界面屏障的精准界面调控,可为实现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提高了支撑。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超禹教授作了题为“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原位/工况谱学研究”的报告,报告提出通过设计、使用高灵敏、高分辨的原位/工况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实现对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结构和相关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精准表征和深入分析,从而加深对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化过程的机理理解,促进高性能电化学器件的研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张燕燕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报告介绍了具有高界面敏感、高时间分辨、超薄信息深度和“软”电离等特性的原位液相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新技术,基于集成有二/三电极系统、高化学稳定、高真空兼容的微流控电化学装置,将系列电化学固液界面引入超高真空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系统中,以直接分子证据原位监测界面电化学双电层结构、捕获反应中间体、鉴定电催化活性位点、揭示复杂电极材料中的离子传输等,从而为电化学界面微观结构的时空演化机理及界面构效关系提供了高效、独特的研究平台。
会议最后冯光教授作了总结性发言,对与会学者们带来的精彩报告、参会师生的交流讨论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他还表示,希望今后能够与各位专家学者开展广泛合作,共同解决电化学界面储能的前沿基础研究的关键难题,促进能源、物理、化学、化工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共同推动电化学界面储能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附报告嘉宾的个人简介
阎兴斌,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至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50余篇,引用超过16000次,H因子72。负责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国防“863”、国防基础科研项目、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甘肃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现任美国物理学会期刊APL Energy副主编、清华大学Nano Research Energy和中国化学会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中国电工学会超级电容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委员、超级电容产业联盟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和项目咨询专家组专家。
邢丽丹,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支计划第六批青年拔尖人才。2007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华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0-2012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至美国犹他大学学习。主要从事储能器件电极/电解液界面结构与性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项,包括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英文著作2篇。授权发明专利4件。担任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第一届学科咨询专家组专家、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第八届理事常务理事、《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青年编委会委员。2022年获第二届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青年科技奖。
王雪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完成博士后工作。2019年入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0年获得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主要从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金属锂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等)关键材料结构和界面表征、机理研究和失效分析,尤其擅长采用冷冻电镜技术研究辐照敏感材料。至今已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Joule、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no Letter、Nano Energ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引用8200余次。
索鎏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专注面向储能/动力需求的下一代锂电池及其电解液基础研究与开发。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海外人才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壳牌国际合作等项目。近年来发表SCI论文共计78篇,申请发表专利30项。通讯/一作身份发表研究类论文46篇,包括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Chemistry(2篇)、Nat. Commun./Sci.Adv./PNAS(4篇)、Adv. Mater./Angew./JACS (10篇)等。文章SCI引用次数大于13000次,H因子48。
周栋,现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师从康飞宇教授。其后先后加入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清洁能源技术中心和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用于新型二次电池体系的关键电解液材料和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先进二次电池体系中电极|电解液微观界面电化学的研究;以及新型纳米/聚合物材料在能源、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及机理探究等。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Energy、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Chem、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总被引六千余次。获得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资助,当选日本JSPS Fellow、澳大利亚DECRA Fellow。2020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李超禹,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和上海市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2016年底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之后分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埃默里大学(Emory)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全职加入同济大学。一直聚焦于谱学电化学和表面增强振动光谱领域,致力于揭示谱学新机理和发展谱学新方法,为探索表界面科学问题提供支撑。至今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JACS(2)、Analytical Chemistry、Small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并撰写英文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Nanomaterials》其中一章节。曾获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唐敖庆化学奖学金等奖励。
张燕燕,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导。2012、2015年分别获南京大学化学学士、分析化学硕士学位(导师:徐静娟教授),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导师:汪福意研究员),2016.4-2017.10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朱梓华研究员,原位液相ToF-SIMS技术的两位开创者之一),2018年07月任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1年晋升副研究员。专注于发展面向动态表界面的原位液相ToF-SIMS新技术,以直接分子证据可视化液体表面及固液界面的微观弱相互作用,揭示了电分析化学、能源、环境、生命等多领域系列重要表界面微观结构的时空演化机理及界面构效关系。成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在在Angew. Chem. Int. Ed.、Sci. Adv.、ACS Energy Lett.、ACS nano、Anal. Chem.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