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3月16日,杨晴教授及其所在团队在能源负碳技术及低碳战略规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生物质热解对中国2050年碳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目标的预期贡献》(Pro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biomass pyrolysis to China’s 2050 carbon reduc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goals)于3月1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1868-z)。该项研究探讨了以生物质能源为基础的负碳技术对中国同时实现碳中和和可再生能源目标的贡献(见图1)。
为了实现《巴黎协定》中商定的将全球温度上升有效地限制在2°C或1.5°C的目标,负排放技术(NETs)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两种主要依赖光合作用的NETs因能同时提供能源和潜力巨大而备受瞩目:(1)耦合碳捕集与封存(CCS)的生物能源技术(BECCS),以及(2)生物炭(Biochar)的生产和封存。考虑到BECCS可能还需要多年时间才能成熟,该研究首先关注了更容易在中国实施的生物炭(Biochar)负碳技术:生物质中速热解多联产(BIPP)。该技术可生产生物炭的同时提供有较好经济性的可燃气和电力。研究发现,若全国碳市场建立,BIPP系统无需补贴即可盈利,若立即应用,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可以使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2-61%,同时还可以显著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在2030年之后,考虑BECCS和Biochar的耦合利用和协调发展,到2050年可累计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可高达8620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对全球BECCS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贡献率为13%-31%。耦合情景比单独BECCS情景至2050年减排量多出近4555百万吨。该研究主要阐述中国负碳技术的部署对实现国家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影响。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及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双一流研究基金的支持。
图1 中国BIPP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的空间分布和分省经济可行性
该论文第一单位为菠菜老平台集合网,第一作者为杨晴教授和其博士生周荷雯,通讯作者为杨晴教授、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汉平教授和哈佛大学工程学院M.B. McElroy教授。该研究联合了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研究团队。杨晴教授至今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一区刊物30余篇,SSCI2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3篇,ESI高引论文3篇,热点论文1篇,H指数28,被引2165次;担任IPCC报告评审专家,国际著名期刊《Joule》、《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Applied Energy》、《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ergy & Fuels》等审稿人。任国际能源经济学会(IAEE)、国际系统动力学会(SDA)等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