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赵翰卿,热能工程2015级硕士,目前就读于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海波老师课题组,指导老师为赵海波教授。
在研究生期间参加国际会议做口头报告一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A类一篇,中文核心一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T类一篇。
曾担任能源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主办能源学院第17届学术年会、本硕能源才俊培训班(7项子活动);同时负责答辩、宣传(院网、微信)及视频、海报美工等;荣获校十佳第一名。
曾荣获“2017-2018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菠菜老平台集合网优秀研究生干部”“全额奖学金”“研创之星”等奖励与荣誉。
对话一:
小源:师姐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师姐您先简要介绍一下你们课题组有哪些研究方向和您自己的研究方向吗?
赵翰卿:我们组的研究方向比较多,主要是以化学链为基础,CLC燃烧。我的研究方向载体材料的制备,利用一种离散的算法去模拟溶胶凝胶的制备过程。
对话二:
小源:师姐,我们是研一新生,大部分人觉得看英文文献很痛苦,请问师姐对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吗?您是如何挺过来的?
赵翰卿:我们组对于研一新生有一个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篇英文文献的文献综述。如果你能完成,那么你就是挺过来了。我自己觉得文献打印出来阅读要舒服一点。最开始读的几篇文献,每篇文章尽量要集中注意力一次性读完,做好每段的归纳总结。经过这几篇文献的细读,会有一定的单词积累,也能够对该方面的研究方法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以后的文献便可以有目的性、选择性地阅读,有些不是很相关的文献可以只看摘要、大致浏览一下方法,不需要浪费过多的时间。
对话三:
小源:刚才师姐给我们分享了看文献的一些经历,那您能不能继续谈一下做实验的经历呢?
赵翰卿:我的实验很简单,我主要的工作是调代码,共有两步组成。第一步是模拟与文献进行对比,第二步就是模拟自己的实验。在与文献对比的过程中,不能只看一个作者的文章,要和相关研究方向中多位作者的文章比较。
对话四:
小源:实验这块过后便是写论文,请问师姐在这方面有什么独到见解呢?
赵翰卿:如果课题组科研氛围较好,你会有不少练手的机会,例如我们课题组老师就会让新生翻译一些师兄师姐的中文文章,提供一个逐步成长的机会。
对于写论文,我们导师总结发论文的工作量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是1/3的工作量是文献阅读,在此过程中奠定基础,依此进行创新,这时候会有一个大致的思路;1/3的工作量是做模拟或者实验;1/3的工作量在写文章。整个过程都需要不断进行文献阅读,比如做实验时的去文献中看实验的一些细节,写文章时学习一些高水平文章的分析思路。论文的分析部分非常重要,一篇优秀论文的分析不但思路清晰明确,数据处理扎实可靠,而且很有深度。
如果硕士研究生写英文文章难度过大,影响自己撰写的思路,可以先写中文草稿,再翻译成英文。
对话五:
小源:师姐不仅科研上做的很好,据我所知师姐以前还是能源研会主席团的大佬,师姐能聊聊您是如何平衡学生工作与科研学习的呢?
赵翰卿:平衡学生工作与科研学习首先需要提高效率,其次不可避免的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因为当时研会人员很少,学生工作比较繁琐,研一要上课和考试,所以我周六周天基本上没有出去玩。
作为学生工作者,一定要摆正心态,相信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服务同学的同时自身会有很大的成长。可以把学生工作看作科研学习后的一种“休息”,就像运动中锻炼你的身体不同部位一样。
如果你的效率比较高,每天认真工作6小时,每周工作5天,足够你硕士毕业,但这6小时指你的学习思考时间,处理琐碎的事情和重复一些机械性的操作是不算在内的,因此每周可能需要50h的出勤时间来保证自己的工作量。
对话六:
小源:非常感谢学姐分享的经验,对于我们这些科研小白来说非常受用,我们能源研会最近在做“学术诚信”的宣传活动,您能谈谈学术诚信的理解吗?
赵翰卿:对于学术诚信,大段抄袭是绝对禁止的。另外在处理数据过程中,一定要让自己信服,符合国际规范。对于模拟,一般人可能会觉得模拟得到的结果不如实验可靠,深入学习后就会发现各类研究的可靠性都有自己的判断准则,类似国际标准之类的。同时有时候做实验误差也会很大,例如某种气体含量、流量的测定,需要一点点排除误差,这个可以与老师同学们多沟通,一起想办法规避误差。
对话七:
小源:学姐觉得对于我们这些科研小白来说,哪些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呢?或者说我们应该在学术科研中多注意哪些问题?
赵翰卿:研一新生可能会不知道会议论文也会录入数据库,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章原句也会算入重复率,有时候表格里的文字也会计入查重。另外在学术科研中,数据一定要在基准正确的前提下,进行多次处理,反复验算,保证数据真实可靠。